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-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

完善服务功能 抓实基层创建

  本报评论员

  “生活更方便,住得更舒心了。老旧小区变靓了,停车位增多了,环境更整洁了,礼让行人的司机越来越多了……”文明城市创建以来,我市坚持“创城促振兴、创建惠民生”,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,持续提升城市品质,这种品质,不仅蕴含在市民的文明素养里,更体现在城市基层公共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中。

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民生事业,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试金石。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,我市进一步抓紧抓实基层创建,完善公共服务体系,增加公共服务供给,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,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,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,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,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积极开展系列创建活动,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以更优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文明程度,在擦亮城市“面子”的同时筑牢民生“里子”。

  让文明之风融入城市肌理非一日之功,要下足“绣花功夫”推进城市“微更新”。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,着力构建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、共建共治共享”的基层治理和服务体系,让微网格释放“大效能”,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阵地,畅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,更好地服务人民,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。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,组织文明单位志愿者和社会志愿服务力量,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打通宣传群众、关心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文明新风吹遍城市每一个角落。

  文明城市创建需要驰而不息,久久为功。抓实文明创建,夯实基层基础,让不断完善的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充盈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,积极开展文明村镇、文明家庭、美丽庭院等评选表彰活动,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。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,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,只有让群众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变化和实惠,才能更好地激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,凝聚起创建的强大力量。谋长远之策,行固本之举,从细处着眼,从小处着手,从实处着力,打造品质之城,增进民生福祉。

 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,更应是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把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不断完善服务功能,抓实基层创建,让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惠与身边点滴的变化,成为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大礼包,将幸福宜居城市的密码植入每一个美好变化的细节中,让我们这座城市更具色彩和温度。


责任编辑:程月
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-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
关于我们    │    广告服务    │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│    网站公告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21120220005    备案号:辽ICP备19002784号-2   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
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。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 VX:215178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