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收在即 “稳”字当头
- 来源:辽阳日报
- 时间:2025-09-25 09:13:20
崔诗健
金秋九月,稻浪翻涌,瓜果盈枝,秋收景象渐次铺展。然而,秋收在即并不等于丰收在握。唯有坚持“稳”字引领,系统谋划、扎实行动,才能将期盼转化为“颗粒归仓”的实际成果,筑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。
稳基础,是保障丰产增收的“压舱石”。当前,我市主要农作物陆续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,精细化、科学化的管理至关重要。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步赋能农业生产经营,不少高标准示范区依托小型气象站、病虫害监测点等,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管理,有效支撑作物稳产提质。与此同时,农机调度与维护也不容忽视。各地农机服务组织正加紧检修设备、统筹调配,确保秋收机械及时到位、高效作业;相关部门积极组织机手培训,规范操作流程,力求最大限度稳定收割质量、降低作业损失。
稳渠道,是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的“快车道”。现代农业的竞争,已从生产端延伸至供应链和品牌端。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,再优质的农产品也难以实现价值转化。在我市越来越多的村镇正借助电商直播、品牌包装等营销方式,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,实现从“种得好”向“卖得好”转变。这些探索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损耗、强化了品牌认知,更切实保障了农民收益,为农业注入持续的市场动力。
稳产业,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“新动能”。秋收不仅意味着产量的积累,更蕴含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可能。近年来,我市以丰收节庆为载体,有机融合农耕文化、艺术展演、乡土美食等元素,增强社会对农业的情感共鸣。面对农村老龄化趋势,一批“新农人”也逐渐崭露头角,他们借助短视频推广农产品、开发农旅融合项目,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、拓展新路径。
当前,秋收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,还需持续凝聚政府、市场与社会多方力量。不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;不断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,推动订单农业和深加工布局。同时,农业、气象、供销等部门应强化农情、灾情和市场监测预警,保障收储运环节畅通高效;广大农户也应主动适应新形势,增强风险意识,学习适用技术,配合政策安排,科学收储。
秋收事关国家粮食安全,事关农民切身利益。只有始终绷紧“稳”这根弦,才能把秋收的希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丰收现实,牢牢端稳人民群众的“金饭碗”。